精选席勒的美育思想(54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27日

席勒的美育思想

1、(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2、导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写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性格“完整的人”,用审美自由取到政治自由的政治主张。但是他试图避开政治问题的本质而寄希望于用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注定只是一个无法到达的“审美乌托邦”。审美教育只是一种“中介形式”,政治的自由根本上还需要经济基础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变革。

3、席勒首先从人自身抽象出“人格”与“状态”——自我和它的各种规定这两个相因素,“人格”具有永恒性,而“状态”受时间限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想象的绝对存在”中,这两者应当是同一的,但在现实的人那里,“人格”与“状态”是处于对立状态的,并产生了对人的两种相反的要求:“他必须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1)(p59)由此产生了两种对立的力量促使人去完成双重的任务,这两种对立的力量便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因此它受时间空间限制,要求把人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自由不受限制,要求使现实的存在事物获得理性的形式。在此,这两种冲动实际上已经“隐约窥探到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明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的辩证关系。”(4)(p437)

4、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5、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曾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欢乐颂》创作了歌词。

6、总的来说,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道路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席勒的“这些将发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所作的一种胆怯的自我粉饰罢了。(席勒的美育思想)。

7、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8、在此背景下,不难发现康德的美学体系带有鲜明的“先验人类学”色彩。康德将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称为纯粹理性,理性给自己树立道德律,作为对上帝、自由和灵魂不灭的信仰的基础;知性给自然立法并结构化经验。

9、先验人性论。席勒指出,“经验指给我们的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类”,而席勒是从整个抽象人类的意义上提出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1)(p54),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对人性的分析走上了先验的道路。

10、“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11、 在“游戏冲动”状态,人面对的对象是“活的形象”,即生活与形象的统一体,也就是指“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④,或者说一切审美的现实体验。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审美体验时:我们能够“均衡地主宰我们的承受力和主动力,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同时转向严肃与游戏,转向静止和运动,转向抽象思维和关照”。⑤这说明我们面对的是真正的美的艺术,是“活的形象”。在“游戏冲动”状态中,审美状态把个人从感性引向理性,是人从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的唯一途径。。“达到了一种结合两种矛盾结果的中间状态,使激烈的紧张情绪下降为缓和的和谐心境,并且很容易使一种状态交替地转化为另一种状态,那么它立即就不会继续处在动物的状态之中,倒会进行精细的理智活动。”⑥

12、主体性反思哲学的反思理性还造成了实证化。此实证化是倡导理性原则的启蒙哲学的产物,其所针对的主要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启蒙哲学所倡导的启蒙理性是一种反思理性,它要求将宗教纳入反思理性的批判考察之下。因此,宗教神学的权威地位让位于反思理性,同时必须在反思理性面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因而,宗教整合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力量被消解。在哈贝马斯看来,主体性的反思理性虽然褫夺了宗教的一体化整合力量,但是并不足以成为新的替代性的一体化整合力量,它给宗教带来的是一种实证化。“宗教的正统性通过……启蒙而成了一种实证性(Positivität),从而剥夺了宗教的纽带力量。”黑格尔早就认识到启蒙哲学所倡导的主体性反思理性的实证化,“在黑格尔看来,启蒙文化是实证宗教(positiverstarrtenReligion)的对应物。”主体性的反思理性的实证化并不囿于宗教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普遍性。他不仅使得科学、道德、艺术出现了实证化倾向,而且反思理性的实证化所具有的实证性还与现代性分裂状况中的科层化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相关。“‘实证性(Positivität)’使得制度异化,使得社会关系物化。”

13、康德的审美批判(鉴赏批判)从四个契机(moment)出发分析美,依次为质的契机、量的契机、目的(关系)契机、模态(方式)契机四者,不同契机对应判断的不同方面。综合而言,康德所谓审美判断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感觉,这种审美愉悦感是非概念性的。一方面,审美快感是个别对象形式在个别主体心中所引起的私人情感;另一方面,缘于人所具有的“共同感觉力”,这种审美愉悦同时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因此,康德的审美判断呈现出一系列的矛盾(二律背反)。这种矛盾源于康德对认识形式与内容的割裂。

14、直播地址:关注“世纪文景”官方微博,届时可收看直播

15、1904年,王国维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带来了一定启发。由于是书信形式,《审美教育书简》比偏向理性思辨的美学专著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16、部分学校会要求孩子们必须穿校服上学,对这样的行为解释为“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在他们的眼里,学生如果穿自己的衣服就是不配合管理,可能需要找家长。而在我看来,只要学生们穿得得体,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款式那是他们的自由,不应该限制审美。

17、梁启超首先提出“趣味教育”。王国维则是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人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做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指出要“以美育代宗教”,因为:

18、●在时代的喧嚣市场上,不是粗野,就是懒散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完整

19、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

20、审美力的培养重在生活日常,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亲子活动”,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生活的美好。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去制作一些手工的东西,让孩子更具备创造力和审美力。

21、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认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为建立起完整人性,否定理性或效益对人本身的完整存在的代替,突出并强化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和自由独立性。

22、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23、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24、《审美教育书简》这本美学论著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席勒认为,“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第二封信中,他指出“利益(necessity,neediness)是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任其奴役”。而在第五封信中,他进一步论述到“时代精神摇摆于倒行逆施与粗野蛮横、非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上无信仰之间……只是坏东西之间的平衡”。可见,席勒认为资产阶级早期社会以“利己主义”为重心,而对利益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与人间的分裂与对立。

25、基于这样的认识,席勒进一步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1)(p139),张玉能先生将此“假象”译为“外观”(5)(p87)可能更好理解,在席勒看来,美的艺术就是外观,即形式。在席勒那里,艺术的产生必须以审美外观为基础,并依赖游戏的创造力,而一旦离开审美外观,游戏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艺术本身就更是空中楼阁。所以说,审美表象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表象。

26、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到第八封信中,席勒展开对自身时代的分析与批判。对时代的分析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深入至社会实际。在该部分席勒不仅尖锐的批判启蒙时期“纯粹理论性的文化”,同时饱含激情的批判了法国大革命。

27、“美育”由席勒提出来的。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

28、●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作序推荐,“《审美教育书简》充满了诗与思的奇光异彩”

29、本文荣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本科生优秀读书报告一等奖。

30、正因为从物质状态直接上升到道德状态是不可能的,席勒由此提出了其中间的过渡阶段——审美状态。在审美状态中,人“把世界至于他自己的身外或者观赏世界”,这样,人与世界相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存在。审美状态使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地观赏世界的假象、外观。因为在谈论美的艺术时,席勒曾经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即是假象,这种假象,既联系于感性的范围,又联系于理性的形式。它是感性的,但并不受到事物物质性存在的限制,不与人发生利害关系;它是理性的,但又不同于抽象的观念,它是人的视觉和听觉所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指出“一个欣赏假象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为快乐。”这样的快乐正是由美的艺术之源——游戏所产生,因此,在对美的艺术的观赏中,人性获得了自由,并最终能够完成从物质状态到道德状态的过渡。

31、他认为艺术教育的不合理性:席勒主张以美育来实现人性的改造乃至社会的改革,完全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无疑只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空想。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3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美学界,审美文化则成为描述文化总体性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些学者倾向于把审美文化视为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一种形态。随着艺术与审美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自治程度和完美程度的增加,其内在原则开始向文化的“认识”领域、“道德”领域扩展和渗透,对人们的伦理和认识、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与消费方式、装饰、服装、工作、群体与职业等进行同化与改造。

33、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34、首先,美育主要是艺术教育,而他又把艺术完全变成为他的社会政治理想服务的工具。

35、然而,席勒的理论研究并非是空中楼阁式的写作,而是紧密的与社会状况相联系。《审美教育书简》一文即是其对法国大革命的表态。正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席勒敏锐的意识到时代的症候根源于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失衡,在这一背景下,他指出唯有审美教育方可使人趋于完整,进而实现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和谐。基于此,笔者从席勒自身理论发展史入手,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重构其《书简》中关于美育与人性的相关论证,体悟其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6、对象化(vergegenständlicht)

37、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38、0帮助孩子去发现身边的美,创造美。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并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我们可以带孩子一起外出旅游,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懂得如何欣赏并发现大自然的无限风景。

39、他认为艺术教育的合理性是,已经认识到大工业社会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分裂,他还朦胧的意识到资本主义产生关系带来的劳动异化,使近代人丧失了人性的和谐,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0、1789年,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française)爆发。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爱等新原则为旗帜,猛烈的冲击了法国政治体制与阶级结构,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这场革命革命导致各界对立,特别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这场革命被视作“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然而,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极复杂的面貌。法国大革命导致各界对立,尤其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1793年5月,雅各宾派实行专政统治,被称为“恐怖时代”。自由的旗帜被专制的铁手撕碎,断头台被称为“国家的剃刀”。据统计,法兰西全国有16,594人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化学家拉瓦锡、教士埃德热沃尔特等著名人士。但是其中不少并非保王d成员,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罗伯斯庇尔认为只要目的正确合理,那么即使采用流血与暴力手段来捍卫这一目的也是合理的。1794年2月5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中说,“如果人民政府在和平时期的基础是美德,那么在革命时期,他的基础既是美德也是恐怖暴力。没有恐怖暴力,美德将趋于毁灭。” 

41、  弥合现代性分裂状况——哈贝马斯对席勒美育思想解读的逻辑起点

42、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中的政治学与神学思想,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19-20世纪德语诗歌。出版德文学术专著CarlSchmittalsLiteraturkritiker.EinemetakritischeUntersuchung,中文评论集《沙仑的玫瑰——英法德三语文学和绘画中的经典意象》(合著),中文专著《德语“音乐诗歌”的艺术》,译有《盼望,为了尚未完满的世界》《什么是德意志音乐》等。

43、1787年至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席勒在《书简》第一封信中谈到,“后面的论点大多以康德的原则为基础”。这些原则多来自于康德于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KritikderUrteilskraft)。在这本书中,康德阐明了人类在理性与感性间的判断力,分析了美与崇高,完成了对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康德于该书中探讨的美学吸收了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包括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大陆唯理论派美学,但其核心却仅仅依靠于康德自身恢弘的哲学体系,即“人类学”(Anthropology)视野。邓晓芒指出,“人类学立场是开启康德哲学的钥匙”。在康德体系中,美学作为人类学的一部分而存在。康德所谓的人类学可简要表述为“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以及人是什么(人类学)。”康德体系的基本精神与核心即为“人类自律”的问题(Autonomie)。

44、柏拉图的美育思想是美育思想史的源头之对以后的美育研究者,包括蔡元培先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45、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46、席勒认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真正的人。

47、以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文化与机械文明的对立为理论前提,并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了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审美文化就是生活的审美化,它标志或意味着艺术与文化的商业化以及人的内在性的消解。 在中国,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苏联美学的介绍。

48、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49、《审美教育书简》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美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席勒美学并非仅囿于讨论美本身,而是指向对美好生活、完整的人与“自由”的追求。审美教育消弭了人心中理性与感性持续的对立与冲突,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进而呼唤一个温暖的、紧密关联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美的国度中,人终于走向了自由。

50、席勒的美育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对自由、民主与真理的向往和追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席勒不了解人的社会性,不了解美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认为要使人从不自由变为自由,只要“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就可以实现,这就夸大了审美教育的作用,事实上是行不通、办不到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1、席勒认为,到了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制和等级差别使得人身上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方面分裂开来了,“人性的内在联系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一种致命的冲突就使得本来处在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互相矛盾了"。这样,每个人身上的和谐被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也就被破坏了。他认为,这是近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社会危机,席勒提出他的方案,就是要大力推行美育,使人从“感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

52、席勒对当下时代所持的否定态度某种程度上源于其对古典希腊社会的追思。在席勒笔下,古典希腊社会“既有丰富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并且“柔和而果断地将幻想的青年时代与理性的成人时代结合。”这种社会图景被席勒称为“珊瑚虫式”,即有机的生命。“珊瑚虫天性”暗示着社会具有如同珊瑚虫断肢再生、恢复全体的能力。而关于现代社会,许可尖锐的评述了时代病态。他认为现代人充斥着纷争与对立,社会的专业化与分工、国家的职能化与官僚化使得人与人相分离,“人永远只束缚在整体的个别的小碎片上”。这种社会图景呈现出冰冷、割裂的原子式机械样式,如同精巧的“钟表结构”。

53、该书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切断了人性的内在联系。因为“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回报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片断”,必然导致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性既受到“感性冲动”,即自然必然性强加于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到“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精神必然性强加于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人性的分裂。要恢复分裂的人性,“通过经验解决政治问题,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才能实现自由”。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的问题。完美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和谐统而这只有通过“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的中介才能实现。一个原因是,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中,即在审美境界中,人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被动与自由的统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其次,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再次,由于自然的片面性和综合立法的理性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处于审美状态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恢复。书中还探讨了不同性质的美,即有融化的美和令人兴奋的美,前者使人放松,后者使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