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的名言警句(77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1日

老子的名言警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名言警句)。

6、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的名言警句)。

8、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1、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1)

12、释义——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感受可以通过命名定义、阐述描绘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人的表达描述,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差异。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7、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2、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4、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8、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9、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0、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1、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万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一味的固执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3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3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7、曾国藩擅长所谓的识人术,自有其一套理论方法,曾国藩颇以这些方法而自得,甚至写了一本《冰鉴》,号称“体察人性,洞悉人心之作”。但是,这些识人术,真的是灵验准确的吗?根本不是。

38、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9、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4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2、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43、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4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4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5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2、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没有厚哪来的薄发?

53、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4、《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5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5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5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62、天道看起来宽宏广大,无所作为,放任天下众生自生自灭。其实不然,天道很公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人看世间多有不平之事,恶人作恶而富贵,善人行善却遭难,是因为平常人没有足够的智慧,看不透其中的因果罢了。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器,器物。希,无。大象,事物的本原。道,规律。大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宏大的声音会超出人们的听觉范围,事物的本原没有具体的形状,规律十分隐蔽,以至无法名状。

6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6、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6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7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1、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诺,答应。信,守信用。一个人如果轻易地许下诺言,一定是缺少信用;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其结果往往十分困难。

72、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1)

7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75、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6、(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