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伏尔泰(43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14日

伏尔泰

1、1955:在日内瓦郊区的德利斯庄园定居。孟德斯鸠逝世。卢梭发表《论不平等的起源》。

2、1721:在伦敦,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总理,掌权一直到1742年。

3、18世纪初,一些优秀的进步思想家开始尝试着对旧的世界史观发起全面进攻。这方面的佼佼者是维柯,他企图系统地整理关于世界上各民族的知识,从崭新的角度提出人类历史统一性的观点。他说道:“各异教民族所有的历史全部从神话故事开始,而神话故事就是各异教民族的一些最古的历史。凭这种方法,就可发现各民族及其科学(知识)的起源,本书从头到尾都要显示出:各民族的各种起源都在于各民族本身而不在它处。本书自始至终都要证明它们的起源都在各族人民的公众需要和利益,后来才由一些个别的聪明人就各种起源进行思索而加以完善化。这是世界通史的正当的起点”。(12)维柯在《新科学》中的实际论述虽主要是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但正如克罗齐所说,“在叙述历史时,他总是使自己限于强调属于各民族和各时期的一组组材料的共同方面”,他讲的罗马人,是那些“与希腊人恐怕也与日本人具有共同特征”的人

4、公证制度在12世纪后期自意大利传入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之后逐渐向北扩散。1270年,国王路易九世在其处理司法事务的巴黎夏特莱宫任命了60名公证人,自此巴黎公证人一直在夏特莱执业,历史上他们被称为“夏特莱公证人”。

5、1720:伏尔泰到奥尔朗附近的苏斯城堡拜访博林布罗克勋爵。(伏尔泰)。

6、1730:3月15日,伟大的舞台艺术家阿德里安娜·勒库夫乐逝世。由于宗教神职人员拒绝为她举行葬礼,女艺术家的尸体被抛弃在马路上。伏尔泰在一首题为“阿德里安娜小姐之死”的诗中,表示了自己的愤慨。12月,模仿莎士比亚的悲剧《勃吕居斯》上演。——冉森派教徒在六品修士帕里斯的墓地上发生骚乱。

7、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形成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一个民族的居民联合成一个整体,成为强大,战斗力、文明,当然需要经过很长的时期。”伏尔泰举了欧洲人到美洲时看到的印第安人做例子,说明印第安人虽已存在很长时间,但那里只有两个王国,所有这一广阔大陆的其他部分的居民都仍处于小小的社会,而这两个仅有的王国也还未发明文字。他认为,有利的环境对形成伟大的社会和文明皆是不可缺少的。(28)

8、 伏尔泰父亲的城堡名叫ChâteaudelaPetiteRoseraie,修建于17世纪。塞居元帅、阿鲁埃家族、阿陀勃朗第尼王子、布瓦涅伯爵夫妇曾先后是这座古堡的主人,该城堡1946年被列为法国历史建筑。

9、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

10、如果翻开启蒙主义者们的代表论著,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意见并不统龃龉和争执也时常可见,但他们进取的总方向大体一致,才得已发动“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非正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思想本身的力量,深入浅出的宣传方式,加上渊博知识的夺目光彩,使他们的思想和声音遐迩可闻,由法国传播欧洲。最根本和重要的是:他们所论,是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切实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所言,都诉诸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信仰领域,不能不引起人们动情,于是,他们汇成的思想激流必然超越文艺复兴的时代。也可以说,从文艺复兴时代源发的反封建浪潮,至此已形成狂涛巨澜,向欧洲封建主义的垣垒猛烈冲击。

11、上述的分析和论述是有道理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过程还会十分漫长,启蒙主义的戏剧就处于这个更迭过程当中,朱墨之间,亦赤亦黑。但是,它绝不再是依然故我,原封不动的古典主义戏剧了,革命的人们在文艺领域一度显得保守,拿来以前现成的东西权做武器应急之用是免不了的。他们借古典主义悲剧的名,在形式上化入了新的革命内容,“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也并不完全违背一定的历史法则。

12、(3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1页。

13、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14、三天之后,伏尔泰在苏利公爵家晚餐,有个仆人来告诉他说,有人要见他。他毫无戒心地下楼去了。在大门口,他看到四条健壮的大汉。这些人抡起木棒便朝他打来。罗昂-夏伯骑士坐在一辆马车里,悠闲地见证了整个杖责的过程。当时,一个贵族若对文人不满,便常用这种杖责的方式来惩罚他。据说拉辛也曾险些遭此厄运。

15、1727:1月,伏尔泰被引见给英王乔治一世。4月8日,伏尔泰在威斯特敏斯特参加牛顿的盛大葬礼。12月,他用英文发表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论内战》,一本是《论史诗》。

16、《旅英小简》无异于对1734年的法国投下了一枚舆论炸弹,当局羞恼成怒,下令全部焚毁,并对伏尔泰发出逮捕状,要把他第三次投入巴士底狱。但是这回,屡遭迫害的伏尔泰事先有了准备,逃出了魔掌,避避居在香槟省内仰慕他的女友沙特雷女侯爵艾米莉的城堡中。

17、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18、1745:路易十五在冯特努瓦大获全胜,蓬巴杜夫人成了路易十五的情妇。伏尔泰被任命为宫廷史官。

19、基于此,一些公证史学者认为公证人属于贵族职业,但另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从事公证职业并不必然获得贵族身份。公证史专家阿兰.莫罗认为王室公证人介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公证人中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身份的资产阶级。按照惯例,伏尔泰的父亲是有机会跨入“穿袍贵族”行列的,但他却卖掉了公证人职位,也许是因为审计院司库的收益更为丰厚。

20、但是,历史的脚步不会在巴士底狱的阴影前停住,思想也不会被凡尔赛宫里的人们永远禁锢。正如一些学者们指出:法国进步的社会思潮一直在奔流不息。文艺复兴运动所点燃的人文主义之火在欧洲从未熄灭,加上十七世纪连那些出没于宫廷的古典主义者们也呼吁过理性的力量,并且由于出现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种囿于自身主观的理性社会关系中推广开去的一种趋势和要求,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海峡对面的英国,革命后的政治文化气氛如一阵阵海风呼啸吹来。吸引和萌动着法国大批有志之士的思想脉冲,物质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必然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牛顿和其他科学家对世界所做出的新解释、新探索,对法国社会思潮产生了巨大作用。这一切“以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工人罢工等人民斗争为背景,组合成了一种莫名而又巨大的潜在力量,始而凝聚,继而奔突,如渴骥奔泉,如骏马注坡,直有摧枯拉朽之势。”终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2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艺术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部作品具有持久艺术生命力的根本保证。

22、1728:伏尔泰根据人们的订购数量,发行了《亨利亚德》,并将书题词献给英国女王。11月,他回到法国。普雷沃斯特神甫改宗信奉耶稣教,并到伦敦避难。

23、1726年,伏尔泰遭受贵族的陷害,被迫流亡英国。在异国他乡漂泊的岁月里,他写出了《亨利亚德》和《哲学通信》。当时卢梭刚结束在都灵的流浪,又重回华伦夫人的身边,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找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亨利亚德》,这才第一次对伏尔泰发生了兴趣。卢梭跟朋友说:“我对这位作家着了迷,读他的书唤起我以优雅的文笔写作和模仿他文采的欲望。”在《忏悔录》中卢梭也承认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对自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读伏尔泰的作品有助于树立志向。

24、1732:8月,《萨绮尔》发表,这是伏尔泰题词献给英国商人法格奈的一部悲剧剧本。

25、他既善于通过形象来表现哲理,也善于从生活形象中发掘哲理,因此,他在小说中极少有直接的说教,总是让形象本身向读者启示某种寓意,而且,还应该承认,小说中的某些哲理本来是很不容易找到适当的形象来加以表现的,而伏尔泰在这方面也做得颇为成功。

26、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27、做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就是告诉别人一切。

28、只有上述统一的民族整体的形成,才会出现证明这种帝国存在的编年史,伏尔泰称这为“我们的伟大的原则”。(29)拿今天的话讲,成文史是在国家形成的基础上才出现的。

29、1723:伏尔泰发表《亨利亚德》的第一个版本《联盟》,是一部以宗教战争和亨利四世为题材的史诗。

30、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出身于公证人家庭,其父亲的财富和公证人经历对伏尔泰的人生有着较大影响,但有关其家庭的文献寥寥可数,而伏尔泰本人对其父乃至其家庭亦着墨甚少。笔者搜集散落的档案文献,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的公证人史料,特作此文,信息全部来自原始法文资料,尽可能还原史实。

31、伏尔泰的做法让父亲、公证人老阿鲁埃背上了欺诈的恶名。Duvernet在其1780年版《伏尔泰传》中写到:“在洗礼时,(老阿鲁埃)没有向神甫报告婴儿系9个月前在其它教区出生。婴儿出生如此长时间不通知神甫是丑闻和严重罪行。”而且洗礼证书记载伏尔泰于洗礼前一天出生,神甫不可能分辨不出9个月和刚出生婴儿的区别。

32、伏尔泰的描述有时近似漫画,他对细节的真实毫不在意,总是采取夸张的手法,把他描写的对象的某种特征加以夸大,虽然并不构成酷似现实的图景,但却突出对象的本质。

33、查第格婚后不久爱人就变心,甚至想把他的鼻子割下来给新情人治病的情节,是对法国上流社会腐败的男女关系的讽刺;查第格几次无辜被捕入狱、险些送命的经历,是暗指当时司法机构的草营人命;小说中国王宠信淫邪放任的女人,把国事败坏得一团糟,是对国王路易十五耽于声色的影射。

34、0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35、0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36、虽然避居西雷,伏尔泰对自己的江湖地位是很在乎的,启蒙力量新出了些什么人物和作品,他都会关心,还经常挑剔别人的思想成果。孟德斯鸠生于1689年,大他五岁,又早早地入了法兰西学院,虽然也是启蒙运动的豪杰,伏尔泰却对这种“体制中人”抱有成见。

37、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同时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是倾向于精英主义的。他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民主制度最后是无法逃脱暴民政治的结局的。他对劳动人民十分鄙视,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38、1717年5月16日,国王下令把伏尔泰关进巴士底狱。伏尔泰的入狱证书上是这样写的:“佛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系审计院司库阿鲁埃先生之子,于1717年5月17日因被控写诗诋毁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和贝里公爵夫人而进入巴士底狱。他声称因为无法报复奥尔良公爵,所以不会在讽刺诗里留情。他还说(摄政王)殿下把他给流放了,因为他对公众说他(摄政王)淫荡的女儿是…”看来当时的法国人很实诚,这种大不讳的语言竟然原封记录,句末的省略号倒显得有趣。

39、为了使《俄狄浦斯》通过当局的检查,得到上演的机会,伏尔泰直叩最高执政者的大门,他请求摄政王利昂公爵菲力普给予此人在贵族当中还算是个心胸开阔者,喜欢与文人交游,由于他的推荐,《俄狄浦斯》的上演得到了批准。

40、相比老阿鲁埃的护犊情深,伏尔泰对父亲似乎有些薄情寡义。面对成为小贵族的机遇,老阿鲁埃更看重实际利益,情愿做低调的有产者,这为精神超脱、思想不受任何羁绊的伏尔泰所不喜。不过,与其说伏尔泰对老阿鲁埃的平民身份心怀芥蒂,笔者宁愿相信伏尔泰内心深处其实渴望父亲和自己一样,拥有理想式贵族那份浪漫、勇敢和崇尚平等、自由的精神气质,这更符合伏尔泰一生的情怀。

41、总之,伏尔泰时代的公证人虽然不完全都是贵族,但是他们在司法体系里仍然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公证人持有部分公共权力,扮演了非讼法官的角色,他们办理抵押备案,制作的文书具有证据效力和判决书的执行效力。“在面对个人时,他们是国王和法律的代言人”,亦即公权力的代理人,属于公务人员,地位高于诉讼代理人。巴黎公证人经常受邀和司法官员们一起参加王室的葬礼,而诉讼代理人则始终与这个荣誉无缘。1666年,一些诉讼代理人冲向正参加王室葬礼的公证人,推搡他们并撕扯其长袍。

42、“最远古的文明民族是迦勒底人、印度人和中国人”,(21)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自然条件优越。伏尔泰在讲到印度人时说:“如果允许猜测的话,恒河边的印度人恐怕是最早联合成一个整体的民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块动物最容易找到牧草的土地上很快就布满了各种动物,因为牧草富于营养”。他还认为,“世界上没有其他人比恒河边的人在两手触及之处就能找到更促进健康、更惬意或更丰富的食物”,因为这里同时还生产稻米、菠萝、可可、海枣、无花果、桔、柠檬、甘蔗、棕榈等等。(22)关于中国,他又说道:“我们敢在说到中国人时不求助于谈论他们的动物吗?”他把中国的繁荣看成是中国的自然条件优越,因而避免了各种诸如洪水、革命、瘟疫等等的天灾人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