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诗赏析(54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03日

名诗赏析

1、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2、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名诗赏析)。

3、本诗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4、这首诗写他与著名歌手李龟年晚年在江南相遇的情景,短短二十八字中,包含了杜甫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有战乱飘零流离的凄凉,还包含了大唐盛世逝去的感伤,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首七绝。

5、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6、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从爱最后归结到敬仰,意境浑成,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8、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9、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时所写,十七岁的少年天才王维,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朴实无华,却写出了每个离家之人过节时的心情,是以万口流传。

10、”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13、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14、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15、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16、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17、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18、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19、这首诗写得精妙绝伦,前两句地名天然成对,于景物描写中融入历史盛衰的感慨,后两句引入燕子的视角,巧妙地点出乌衣巷的昔盛今衰,写尽了富贵风流转眼成空的感慨。

20、  诗题是“山雨”,偏不从雨入手,反过来,从题外擒入,极力写天晴。诗说整整一夜,月光照着林间,星星在天上闪烁。诗把晴写得很足,还加以“一夜”字,强调整个晚上都是如此,可诗人还嫌不足,进一步说,这一夜不但星月灿烂,连一丝云都没有,也没听见雷声。这第二句,补足第一句,分别从视觉及听觉上写,把晚晴说得很死,不容转圜。四句却突然一变,说天明时,见到溪中流水湍急,因此知道这座山以外的山曾经下过一场大雨。这两句也写得很肯定,与上两句组成一对矛盾,出人意表,诗人惊喜的心情,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诗写雨,不通过正面写,没一句说雨如何,已奇;前两句非但不写雨,反而写晴,更奇。妙在诗描述的不单单是普通的雨,完全是山中的雨,更使人感到奇。如果是在平地上,诗人晚上便会见到远处的乌云、闪电;因为是山中,只能见到自己头顶上一块天,见不到山外的山,所以诗得以放笔写晴,得以在第二天清晨的溪水上做文章,把极其矛盾的两组景象统一在一首小诗中。永嘉四灵的诗巧就巧在这种出人意表的构思上,同时在景物中贯注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21、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2、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23、赏析: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24、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25、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写得情深而不伤,意厚而不悲,深情而潇洒,尽显两位绝代大诗人的风流气度。

26、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27、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28、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29、王氏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前者为动境,乃以静心论物,由思绪之流动,而直见境界之高远;后者为静境,乃以静心观物,因事物之静美,见心性之恬淡,而后境界显。动境与静境,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其间高低,取决于具体的文章。

30、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31、本诗写到颈联,虽有情境描述,还难以体现出它惊人的艺术效果。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据《三国志》史料记载,诸葛亮因操劳过度,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五丈原军中病逝,这时,距离他北伐曹魏匡扶汉室江山的目标还遥遥无期。诗人在当时尝尽了战乱带来的痛苦,政治抱负又一直得不到实现,从这个角度看,诗人与诸葛亮有同病相怜之感。所以,诗人在本句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尾联落笔力透纸背,感情悲壮激越,令人读之怆然。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失意英雄和事业未竟者的共鸣,可见其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32、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33、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34、《蜀相》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一首咏史怀古的名篇。在本诗中,作者以描写成都武侯祠景色开题,进而抚今追昔,借景生情,通过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历史性回顾,既写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文韬武略,更惋惜的是他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局,字里行间蕴含着浓厚的睹物思人的悲壮情怀,引得后来人对英雄事业未竟而身死产生无限伤感之情。全诗结构自然紧凑,感情曲折哀婉。首颔联记行写景,颈尾联叙事怀人。全篇由景及人,从瞻仰到回顾进而发出感叹,层层深入,悲怆激越,描景细腻,情感悲切,阅读之后对人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不愧是咏史怀古诗篇中的绝唱。

35、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36、《蜀相》首联两句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即透露出了作者初到成都,对地理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又表明此行是专程有备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强烈景仰和渴慕之情;首联第二句,用“锦官城外柏森森”作答,这是诗人看到武侯祠的外景,既指出了祠堂的位置,对第一句进行呼应,又通过 “柏森森”的描述,营造了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首联起势夺人,用了记叙兼白描的手法,体现了作者诗文中沉郁顿挫的风格。

37、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

38、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39、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40、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4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夸张而意味盎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因倒装而去俗见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若改“终”为“誓”,更显气象;“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如以“淡”易“惯”,更出境界。

42、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43、文章的境界,既有高低之分,亦有显隐之别——境界很高或很低,则易显;介乎两者之间,则易隐。若显而易见,一眼便知高低;如隐而难知,需借道以窥探。唯有人心恬静,文境方能显高。

44、王氏以“境界”,作为判别诗词高低的核心依据,乃不易之论。境界,是文章的灵魂,恰似人类的道德:德愈高,则人愈贵;境愈低,则文愈贱。故“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45、  诗的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后两句摹雨后之景,而下雨的过程也即雨本身则略而不写,看似与写雨无关,实却无不关涉一个“雨”字。诗人写雨前之景,强调昨夜天气晴朗,实言此山无雨。后两句写雨后之景,突出“忽见溪流急”,并以之推知“他山落雨来”,原来是他山之阵雨注入溪中,形成了“溪流急”的景象。清代刘熙载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翁诗写山雨,正是采用了“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之法,且达到了“睹影知竿”之效,堪称咏雨妙作。

46、  第一句从所感之气着墨。诗人自繁华的京城来到幽僻的古寺,这里没有九酝八珍、华屋锦被,只有粗茶淡饭、陋室布衾。骤然变化了的环境,他不适应,难以入眠。夜深了,天凉了。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如轻纱,似薄绡,缥缥缈缈,遮掩了层峦迭嶂。第二句从所闻之声下笔,写山寺下面,深谷纵横,苍松郁郁;晚风吹来,松涛阵阵,如哀如怨,如泣如诉。“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47、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48、(赏析)诗人讽刺桃花虽好,转眼凋落,当初那些显赫一时的新贵,如今也如这些桃花一样的下场。

49、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50、文者,雅言也。其境界,自然制约于人心的境界。所以,心中若无境界,文章必定低劣——虽有例外,亦不多见。故知文章的境界,取决于人心的道德。若心中无德,则笔下无境——写得再多,也是庸言俗语,难登大雅之堂。因而,要想作文,必先做人。

51、李煜亡国后的佳作,皆以情韵胜;既有数量,更有质量——故其堪称一代词宗。而余人的词作精品,或质不如,或量不敌,终究难以望其项背。

52、作为杜甫诗作最著名的篇章之《蜀相》对壮志未酬者进行了倾情的颂扬。《庄子·盗跖》中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蜀相》一诗囊括古今,情感真挚,语言精准发力而又气度非凡。如果把《蜀相》一诗作为庄子这句话的注脚,杜甫是绝无仅有并当之无愧的。 

53、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