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名言(53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30日

孔子名言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3、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5、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11、·色厉而内荏(rěn),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做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12、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3、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1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6、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奢侈了就会傲慢无礼,节俭了就会显得寒酸。与其傲慢无礼,我宁可寒酸。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22、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23、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7、·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出处)《礼记·植弓》(译文)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2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33、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3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36、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3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4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3、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4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46、·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最难改变。

4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君子中不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4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5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51、--------------------------------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