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36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30日

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

1、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王阳明全集·别录陈言边务疏》

2、感悟: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4、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5、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6、(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7、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

8、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9、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10、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

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2、云里轩窗半上钩,望中千里见江流。高林日出三更晓,幽谷风多六月秋。

13、诗的开篇便仪态潇洒,表现了世间荣辱,淡然处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后来解放了无数人的心灵,打破了数百年来理学家对人性的钳制。(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

14、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15、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16、胜败由人,兵贵善用——《王阳明全集·别录闽广捷音疏》

17、(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8、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19、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20、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21、贵仍招客宿,健未要人扶。问望贤丞相,仪形美丈夫。

2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3、这句话的意思,大概类似于诸葛武侯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万事万物呈现心中时,寂然无我,当人达到极静的寂然无我的状态时,万事万物自然也会呈现在心中。就像如果我们全神贯注的静观空中宇宙的无限辽远,沉思过去数千年或者未来数千年的无限连绵;如果夜晚的天空有无数的星辰显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在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时,作为个体的自我也会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24、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

25、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26、山魈啼稚子,林狖挂山都。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

27、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28、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29、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3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1、举业不患妨功,唯患夺志——《王阳明全集·文录与辰中诸生》

32、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3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4、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35、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