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网络流行语内卷是什么意思(58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30日

网络流行语内卷是什么意思

1、2020年12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活动品牌文化客厅,联合SKPRENDEZ-VOUS推出年度文化议题盘点系列直播“追问2020”。今日(12月14日)19:00,“追问2020”系列第二场,我们将与你一同探讨如何突破系统围城,欢迎关注!

2、刚好看到一篇华为内部很火的雄文,这样描述内卷的,分享一下。

3、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就是一种内卷;中小学生上补习班也是一种内卷。具有负面意义,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4、元宇宙(Metaverse)是虚拟时空间的集合,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5、该词于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并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讨论。

6、最后,如果遇到比较有个性一类表达方式,例如“爷青回”、“有内味了”、“U1S1”(有一说一)等,可不要被吓到,脱离语句怪异的形式,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可以了啦!(网络流行语内卷是什么意思)。

7、因此,我可以告诉你,我之所以对网络流行语始终保持开放姿态,遇到不明白的网络梗还愿意去主动了解,这种热情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想透过这些网络流行语去认识广袤的现实社会被偶然触碰到的冰山一角。

8、因此,人们便乐此不疲地与小范围内的相关的人员进行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客家谚语把这种现象叫做“裤裆里面打拳”,大家争来争去,累死累活,不管你再努力,付出再多,利益总量不会增加,还是这么一点点。由此看来,制度化的内部竞争是内卷的第一成因。

9、EMO最初是指一种音乐风格(emotionalhardcore 情感硬核,缩写成emocore或者emo)。

10、是我们每个不好好讲汉语的人共同的错,因为是我们把世界让给了一群傻逼。

11、《无声的语言》,作者: (美)爱德华·霍尔,译者: 何道宽,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12、接下来几个网络流行语,在我看来,不仅一点社会价值都没有,还相当恶心人——

13、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优质资源有限等等(所以资源都到哪里去了呢)

14、内卷指过度的内部竞争消耗。即越努力,无谓的损耗越大。内卷是把自己困在困境之中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发展的增长。

15、这类网络流行语通过字面意义的延伸得到新的意义,比如“后浪”、“逆行者”等,其实际所指与词语的本身意义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翻译这类词语时,首先要确保翻译出实际意义,然后尝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16、该词于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并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讨论。

17、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使内卷化概念得到发展的是两位人类学家:

18、这类网络流行词是对已有词语的滥用。比如“吃瓜”、“凡尔赛”等,在翻译这类词时要警惕不受词语原意的干扰,要完全舍弃其字面意义,寻找符合其实际涵义的合适的对应词来翻译。

19、从小众的亚文化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并最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这种语言的“破壁”现象其实发生在很多流行词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专注于研究网络文学,在一次课后被年轻学生们的各式“网络黑话”隔绝于交流之外的经历后,她萌生了撰写一本网络流行语的“词典”的想法。在她看来,这是一个语言现象的涌现空前繁盛的时代,在她和学生们一起编著的《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的前言中,她写道:“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时代的人们将重新部落化,如今,在网络空间以‘趣缘’而聚合的各种圈子,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生产着新话语”。而这些新的语言,正在不断渗透进我们已有的语言中。《破壁书》收录了大量在不同时段出现的网络流行语,其中例如“卖萌”、“屌丝”、“钓鱼”等等,都已经成功完成了“破壁”,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时不时蹦出的词汇。

20、你的兴趣爱好,想到的可以都写上;有哪些工作是我可以无师自通,学起来得心应手,干起来乐在其中的?抛开现实经济的压力,如果我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所有的事情,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想在哪里工作?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以上梳理出来的我的初步目标中,有哪些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未来最有前景的?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可以是人脉,可以是朋友给到的支持,也可以是你自己积累下的东西。

21、在本质上多少都是一种网友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出口,甚至也蕴含了几分自我解构的洒脱。也可以将之看作一道带有缓冲作用的“泄压阀”,在快节奏的社会竞争中让心灵短暂释放压力之后,重新拾起向前的勇气。

22、无论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社会应该鼓励和推动开放自由的竞争环境,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放在鼓励发明创造,建立最小约束的自由机制上来。

23、维舟同样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流行语不断“破壁”的当下,流行语的“适用场合”其实还在动态变化中。“由于现在诞生的很多流行词都来自于亚文化群体,它们的话语风格非常的戏谑活泼,但它的流行程度足够高,就可能出现在一些正式、严肃的场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不协调。对于流行语来说,真正的关键的问题是究竟应该在什么样的场景底下使用的问题。”

24、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25、理由是,“太好哭了”,反映的是你只有同情心而没有同理心,反映出你是个表演型人格重症患者。

26、例如: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就是一种内卷;中小学生上补习班也是一种内卷。具有负面意义,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27、明白了内卷的含义,大家便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陷入内卷,减少内卷造成的浪费和伤害。

28、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突发的公共事件常常成为流行语扩散的“引爆器”,除了新冠疫情这类公共卫生事件,热点公共政治事件也制造了“躲猫猫”、“我爸是李刚”、“帝吧出征”等令人记忆深刻的流行语。不过,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不仅可以被热点事件引爆,也可以伴随着社会情绪的积累自然地流露出来。比如,今年9月末,B站突然出现了多条以“早安,打工人!”为主题的短视频。“打工人”瞬间成为年度最热的自嘲用语,在各大网络平台广泛传播,仿佛一时之间,各行各业的上班族都通过“打工人”建立起了身份认同。许多媒体也对“打工人”的走红背后的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打工人”引发公众共鸣的背后,是通过工作实现阶层晋升机会的收窄带来的普遍焦虑,和因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而被消磨的工作热情。

29、想要研究2010-2020这十年的社会状态和青年思想,后世的社会学家是绕不过去上面的网络流行语的。

30、“国家政权内卷化”指的是,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此处指人际或其他行政资源)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中国旧有的赢利型经济体制——来扩大其行政职能。

31、“凡尔赛学”是2020年的另一个热度极高的词汇,在活动的开场,维舟便阐述了他对这一词汇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凡尔赛学这个词的有趣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直接指涉的“低调而不经意间地炫富”这类现象,而是这个词自身内在的“反讽性”和“解构性”。“美国的学者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将世界上的文化划分成了高语境和低语境,在高语境社会,比如中国,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要听‘弦外之音’,‘凡尔赛学’这个词汇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弦外之音,当我们用凡尔赛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是在用一个表面上‘高大上’的词汇,去形容一个很可笑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反讽。可以说,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文化特征。”

32、比如,“拿来吧你”——我如果礼貌一点,可以说这个梗借用了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但如果我不礼貌,我认为这个梗无非就是满足了中国人总是不好意思向别人提要求的矫情姿态。

33、用户“fumi-kon”今天(22日)说:“上海人经此一役很多该想润了。”网民“鸿不鸣”前天称:“我认识的上海客户,好多早润了,但凡家里有条件的能润就润,不是自己润就是孩子润。”网民“Thewaysofseeing”称:“上海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中产。富人早看清楚润了……一旦你在封城期间生个病,你就会希望自己能和跑到美国看病的阿里高管一样。”

34、这种流行语的“反讽”特征,同样体现在其他的许多词汇上。邵燕君认为,虽然“内卷”、“PUA”这些词汇指涉的现象十分负面,但是这些负面的现象能够以流行词的方式被“指认”和“名状”出来,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喜的现象。“当我说出PUA这些词的时候,其实这意味着我已经把这些负面的现象对象化、问题化了。其实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把这些现象说出来,这说明我们还对社会存在哪些问题浑然不知”。

3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微雕和微刻只是形式上的艺术,其创作内容只会少于正常尺寸的艺术品,尤其在着色方面,微雕微刻受到致命的限制,微雕微刻的艺术内涵不可能超越正常的艺术创作。

36、一个银行柜台的岗位,本来只要本科就行,硕士博士都来跟你抢工作,还降低工资标准,导致以后工作标准不断提高,但是薪资不断减少,这就是内卷。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无法前进,内卷到最后,公司可以用很低的工资去得到高水准的员工,对我们员工很吃亏,工资配不上能力

37、凡是习惯使用“太好哭了”的人,统统被我视为傻逼;凡是在我的评论区留言“太好哭了”的人,一律拉黑。

38、在邵燕君任教的北大,“内卷”现象是一个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就讲述了清北这类顶尖高校中学生们之间陷入过度竞争的困境。邵燕君通过《破壁书》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流行词表征的社会情绪中,焦虑和无力感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从前些年的‘丧’、‘佛’、‘怂’,到今年的‘内卷’、‘PUA’,其实年轻人的这种‘被挤压’的感觉是越来越强烈的。这些词汇,对于我们观察年轻人的精神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窗口。”

39、例如,某某创业之星大赛,又或某省几个部门联合搞的科技创新先锋大赛等等,事实上,个人不会因大赛才去创业,科技企业也不会因为大赛才搞科技创新。大赛的初衷是推动个人创业和科技创新,但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大赛当然是内卷。

40、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不能一味的去盲从,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跟自己的专业非常符合的行业或者是工作岗位。把就业标准放宽,把目光从一线城市转向中西部城市,从热门岗位转向一些冷门岗位,那么就业的选择将更多。

41、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优质资源有限等等。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42、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创建评比就是内卷。因为这些评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借助这些评比大赛来推动其预期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初衷,做秀成分多于实质效果。

43、从文化的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到了某个阶段而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后,就容易走偏,走进死胡同,既然无法适应外来文化挑战的新形势,只好在内部不断深挖,寻找寄托。

44、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优质资源有限等等(所以资源都到哪里去了呢)内卷是什么梗及出处就是内部恶性竞争,互相内耗呗。提到内卷不得不提9我们天天批判9但其实不见得是资本家要求9也有可能是年轻人主动996的。今天马云招人,别说996了007都有的是人去。你拿个喇叭去阿里门口喊大家团结起来不加班,人家会像看傻子一样看你的。还记得之前华为阿里员工跳槽到微软天天加班遭抵制的新闻吗?就是内卷最好的证明,虽然当事方后来否认了,但是这样的事情只多不少。内卷的后果是什么社会的道德底线无限拉低,进而导致人的基本体面和道德感丧失,沦为两脚行走的动物,封闭系统中的熵不断增加,直到超过一个临界值,导致残酷的战争进而大比例的人口灭绝。

45、唐诗宋词学完了,那就学点现代诗,主流文学读完了,那就读点侦探小说或玄幻作品,这不叫内卷,内卷是让学生把一篇篇现代散文连标点符号在内一丝不差地背下来,让学生以一个机械化的解读方法去文章中解读出标准的、有时也是完全错误的的思想,这些东西除了能让人在畸形的判分规则里得到畸形的分数外,没有任何切实的好处,相反,这会扼杀学生的逻辑能力、感受能力、应变能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46、维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https://mp.weixin.qq.com/s/CT4ofYxKsM4aaAQnmk0_-A

47、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48、无独有偶,近日,许多国外机构也都相继公布了自己的年度词汇,如“Lockdown(封锁)”(柯林斯词典)、“pandemic(大流行)”(美国韦氏词典)等,《牛津词典》更是表示“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一年”,首次没有选出任何代表词汇。此外,日本的“新词流行语大奖”也于12月1日揭晓,新冠疫情防范标语“3密(密闭、密集、密切接触)”一词获最优秀奖。德国的德语语言协会评委近期也评出了2020年的十大年度词汇,其中8个与新冠疫情相关。澳大利亚国家词典中心更是将一个怪异的“iso”评为年度词汇,它可以被理解为“isolated”(隔离,隔绝)的缩写词,可以用来和各种名词搭配,比如“iso发型”,“iso烧烤”,用以形容各种隔离期间的生活状态。

49、内卷用简单的例子来讲大致就是:所有人都在电影院看电影,但是有人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了起来,后面的人因为前面的人挡到了自己,于是后面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第一排的人在坐着。孩子们上学,班里面有一个学生报了补习班,逼得大家都去报了,但是结果就是大家成绩和名次都没有什么改变,而补习班却赚了钱。

50、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可以引发争论的事物,往往也就意味着商机所在。因此我们也看到,在“公共事件引爆”、“社会情绪的流露”之外,资本、平台的助推成为流行词走红的另一个关键的路径,比如今年年初一度引发热议的“后浪”即是一例。在流行语的每一次狂欢背后,似乎都有一些隐藏在背后的“推手”,在左右着语言的风潮。不过,在这股被引导的潮流之中,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语言“弄潮儿”,不盲目跟风,试图用自己的创意和批判性思考,玩出有别于潮流的新花样。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知名辩手周玄毅正是这样一位微博“大V”,他一面紧跟各种流行语的热点,一面在自己的微博tag“瞎扎尔辞典”中,发表对流行词的个性化解读。这些解读有的诙谐,有的引人深思,还有的正如他本人所说,“没有什么特定的意思,只是为了不盲目跟随大家对流行语千篇一律的解读”。

51、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52、不过,在流行词引发的一次次网络狂欢背后,不容忽视的是“上一代人”的落寞。在邵燕君和学生们编著的《破壁书》每一章的末尾,都有一段编著者们自己组合创作的有趣对话,对话中使用到的词汇全部来自这一章节。例如:

53、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也是内卷。每逢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级机构必须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或维稳之类)大检查。大家都明白,大部分领导可能连安全生产的资质证书也没有,这些检查未必有什么实际效果,但还得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这个固定动作,以期万一出了事可以免责,这也是一种内卷。

54、从网民这些评论看来,可以推测“润了”隐约与某种挣脱、抽离的举动相关。综合各路媒体平台的解释,原来“润”的汉语拼音“rùn”与英文单词“run”一样,即跑的意思。在网民的用法中,多有跑路、开溜之意,多指移民海外。

55、“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经济学家韦森认为,“内卷”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最早使用的。

56、中国的流行语历史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变迁?怎样的流行语更有生命力?当下的流行语是否不再成为对存在经验的诉说,而更多成为供人狂欢的素材?在应接不暇的流行语中,个人如何保持反思性?在2020年的年末,在这条“语言流水线”轰鸣了一整年后,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对谈中的冷思考,追问2020年的语言,也追问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57、通俗地说,内卷就是内部竞争。内卷(involution)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