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战十大名将没有曼施坦因(89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23日

二战十大名将没有曼施坦因

1、1938年4月,曼施坦因离开了关系复杂的参谋部,出任处于德波边境的陆军第18师师长,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担任部队主官,也是一个难得的历练。1939年8月,已经是中将的曼施泰因调任南方集团军总部的参谋长,在这里他为龙德施泰特上将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OperationFallWeiss),利用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地理形成南北夹击的之势,在后来真实的波兰战役中,德军依照此计划很快就将波兰各部队分割包围并歼灭,波兰被“闪电亡国”。

2、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是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第88名)"。

3、第四次的“切尔卡瑟包围圈战役”中,朱可夫判断被合围的胡贝第4装甲集团军一定向南方撤退,而曼施坦因却巧妙地命令胡贝从西南方向逃出生天,高下立判呐。

4、但是,虽然克莱斯特反对战争,却又在军人职责和对装甲部队进攻有所建树方面展现出两面派的角色。他在二战的最辉煌之处,也是他在战后受审的原因,就是在横扫东南欧的巴尔干之战,和打赢了苏德战争的基辅战役,给这两地造成了重大损失,从而惹火烧身。

5、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战中,他担任潜艇艇长,1918年10月被英军俘虏。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国,并再次加入德国海军。回国后,邓尼茨倾心研究潜艇战术,研究潜艇,训练潜艇人员,复苏德国潜艇力量。二战开始后,邓尼茨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他发明了“狼群战术”。运用这一战术,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

6、1942年1月晋升上将。同年6月,因攻占英军北非要塞图卜鲁格,晋升元帅。但不久因兵力和后勤补给不足,被迫停止进攻。同年底,在阿拉曼战役中败退。1943年3月被召回国。同年7-11月任驻意大利北部的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1月出任驻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司令,负责筹划和准备在法国海岸抵御盟军登陆。

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受命组建装甲旅,晋升准将。1940年美国总参谋部改组,马歇尔任参谋长。德国以坦克为主力兵种横扫西欧后,美国开始重视装甲兵建设。

8、苏德战争爆发后,曼斯坦因终于如愿以偿,亲自指挥第56装甲军进入了战场。他充分发挥了德军的机动能力,在短短4天之内深入了苏联国境200多公里,苏军被打得溃不成军。1942年,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曼斯坦因被调任为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战役中,在苏军海军空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曼斯坦因指挥德国军队击败了三倍以上的苏军,他也因此登上了元帅的宝座。不过,正当曼斯坦因准备穿越刻赤海峡,向高加索地区进发之时。希特勒却要求他拿下列宁格勒。

9、所以在大西洋壁垒和对盟军登陆地点的误判上,隆美尔责无旁贷,有很大的责任!从上述这些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战略眼光。

10、我们不否认希特勒是一个恶魔,但其很多大战略眼光确实是要高出他的很多将军们一筹。而直到战后很多年,古德里安却还在为1941年这个严寒的冬天,日本没有一起去进攻苏联而感到困惑不解。我们也就确实不难看出这位装甲天才的大战略眼光了。

11、备受后世争议的“八月分兵”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古德里安接到命令掉头南下增援基辅,恰巧这个时候德国第11集团军司令死于空难,陆军司令部一纸调令飞来,曼施坦因也南下,被派往克里米亚指挥德国第11集团军作战。

12、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他的祖父是波兰族人,很早就参军了,而且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罗科索夫斯基性格稳重,处乱不惊,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大会战、柏林战役等二战期间诸多著名战役,都是由罗科索夫斯基担当主要指挥元帅。

13、6月,古德里安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司令。1941年6月28日,古德里安担负了向莫斯科方向突击的任务。节节获胜,10月,曾攻到距莫斯科几十公里的地方。1943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为坦克兵总监。在他任职期间,德国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不久获释。

14、这位未来的元帅,此时还是“李文斯基”的小婴儿,已经是其父母的第十个孩子了,但他母亲的小妹妹,却是不能生育,非常想抱养姐姐刚生下的这个小家伙。姐姐当然体谅妹妹了,于是这个小小婴儿,便被过继给了他的姨妈一家,而他的这位姨夫,事实上的养父,正是步兵上将乔治·冯·曼施坦因(GeorgvonManstein上图右),从此时起,“李文斯基”便成了在后世人中如雷贯耳的“曼施坦因”,而他还有一个舅舅更加为人所知——后来的德国陆军元帅和总统兴登堡(PaulvonHindenburg)。

15、很多人都认为马歇尔压根就没上过战场前线,也没有指挥过战斗,凭什么列入其中?马歇尔是一个参谋,而且是二战时期最优秀的参谋长,盟军很多重要的作战计划的制定,几乎都有马歇尔的影子在其中,尤其是对日战争和最后对德的反击战,更是处处可见马歇尔身影。

16、朱可夫有一个职务是古德里安和隆美尔难以望其项背的,那就是1941年1月出任过苏军总参谋长,具备了战略全局观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基辅战役进行中,他曾经强烈建议苏军西南方面军撤过第聂伯河暂避德军锋芒,以图再举。然而斯大林武断地拒绝了这个正确意见,并且把据理力争的朱可夫贬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而西南方面军最后几遭全军覆灭65万人被俘的惨败,其实证明了朱可夫战略眼光的清醒。

17、资料和图片、视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18、排在第五的是龙德施泰特。主要战役波兰战役、法国战役、阿登森林战役。德国的陆军元帅。一战时,主要是参谋长,二战前,晋升为步兵上将。在纳粹d中算是资历比较老的军官之一。

19、后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第19步兵师服役,少尉军衔。然而后来他却成为了10位五星上将中晋升“第一快”,出身“第一穷”,也是美军统帅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

20、孙立人,国军名将。陆军上将军衔,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胡康河谷战役和廖耀湘等合作击毙日军3200余人。后升为新一军军长,短暂参加东北内战,不久调任南京国防部。

21、这是鉴于一战血的教训而产生的思路,“突击炮”又像坦克像装甲车,是一种具有装甲保护的自行火炮,主要扮演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这个设想遭到了多数上层军官的反对,却得到了一线步兵部队的支持。最后还是由于陆军总司令弗来彻的支持而最终得以变成现实。曼施坦因的设想直接催生了了“StuG”系列突击炮的诞生,在后来的实战中被证明价廉物美的实用武器之一。

22、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23、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就是在莫斯科城下转攻为守的,他也因此丢掉了兵权,从此再没有领兵作战,说他是朱可夫的手下败将一点不冤枉。

24、日本海军元帅(追晋),二战时期日本陆军虽然在国内高层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陆军真心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无非是欺负欺负亚洲的各农业国罢了。

25、也正是“切尔卡瑟包围圈”战役之后,曼施坦因由于屡次顶撞小胡子而被解职,但是要注意,他是唯一一个并非因为抗命、或者作战失败被解职的高级指挥官,甚至在被解职之前还得到了一枚勋章。这既是小胡子对其能力的不得不肯定,也使朱可夫再没有报仇雪耻的机会,之后德军的东线战场形势就趋于崩溃了。

26、两年半的时间里,隆美尔的军衔从中将升到了陆军元帅,1944年元旦转任大西洋防线的主力部队“B集团军群总司令”,这也是他的最高军职。

27、对于这三位如星辰般在人类战争史上发过耀眼光芒,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将星,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一颗璀璨的战争明星,指挥过的经典战役无数,对于他们,相信没有人没有兴趣不把他们做一番比较。

28、链接互换、商务合作等请联系QQ:1115790161

29、第三次的库尔斯克战役,严阵以待的朱可夫还是在南线被德军实现了突破,霍特的装甲集团军已经取得良好战果,那正是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所以也正是曼施坦因强烈反对中止战役,因为他的进展最为良好。

30、鸟未尽弓已藏:曼施坦因以辞职相挟,20万德军逃出生天,终遭弃用

31、在二战德军装甲成军的组成历史上,克莱斯特虽然不是首任三个装甲师长之却是最早指挥装甲军展开闪击战的高级将领之一。1939年德军要进攻波兰,克莱斯特因反战被降在预备役服役,是进攻波兰的第10集团军司令赖歇瑙起用了他,让他担任第1装甲军军长,从此与装甲结上了缘。

32、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JohannesEugen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元帅被陷害参加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服毒身亡,时年52岁。

33、也正是“切尔卡瑟包围圈”战役之后,曼施坦因由于屡次顶撞小胡子而被解职,但是要注意,他是唯一一个并非因为抗命、或者作战失败给被解职的高级指挥官,甚至在被解职之前还得到了一枚勋章。这既是小胡子对其能力的不得不肯定,也使朱可夫再没有报仇雪耻的机会,之后德军的东线战场就趋于崩溃了。

34、半年之后他伤愈复出,被调到军团们军团参谋部,远离了危险的前线。此后,他随军团参谋部参加了对塞尔维亚和俄国的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等到东线比较稳定后,曼施坦因又回到了法国前线,参加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而曼施坦因大概也不会想到,在索姆河战场某个角落里,他未来将要效忠的“元首”,此时还是下士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正拿着毛瑟步枪在战斗。

35、​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1891-1944),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他不仅成为战时军民的偶像,同时也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36、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David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在任),政治家,军事家。

37、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William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

38、朱可夫。作为苏联最杰出的元帅之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指挥了斯大林格勒会战、莫斯科会战等规模宏大的战役,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击败德国取得战役成功,深受斯大林的器重。在苏联,朱可夫深受爱戴和荣誉。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荣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功勋章2枚等无数荣誉。

39、1945年3-5月,巴顿率领部队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度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

40、英国首相丘吉尔战后就曾拼命吹捧隆美尔,说隆美尔是多么多么伟大的将军,这个比猴子还精的老政客其实言下之意就是:隆美尔都是如此伟大的将军,那打败隆美尔的蒙哥马利岂不是更加伟大的将军?其实说实话,以蒙哥马利后来的表现,如在西西里和在第二战场开辟之后,在军力碾压的情形下的表现都非常平庸,与这个所谓的伟大差得甚远。

41、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

42、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

43、同时中国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不说国军的正面战场和我军的敌后战场,仅抗日联军当年就牵制了大量的关东军,使得关东军不能轻易开拔作战。一旦关东军有失,那么东北这个重要基地就会岌岌可危,这是日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44、第九名: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

45、莫不攻:沃尔特·莫德尔,他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与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相比。但实际上莫德尔从资历和年龄上来说也并不晚,只是莫德尔更擅长防御战,在二战初期他与这些进攻型选手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46、广岛原子弹真实录像:7万日本人立即毙命,核爆中心的人直接气化

47、拥有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一直是德国人的一个死穴,也是希特勒扩张战略中的一道强硬的屏障,一战中,法国就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战后也是对德国压迫最狠的一个。所以无论从民族情绪和第三帝国的扩张战略来说,法国都是一个必须搬走的大石头。

48、德国三大名将,在我看来,军事能力无论是古德里安还是隆美尔都比不过曼施坦因。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就拿古德里安相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都是因为看希特勒脸色的水平不同才有了官阶之分,古德里安是德国装甲兵的鼻祖,曼施坦因是精英中的精英。战略和战术是两种概念!古德里安偏向于战术,曼斯坦因是战略大师,镰割计划(曼斯坦因计划)就是他的杰作!在二战那个大环境下,指挥官的战略思想必然是最重要的。后来古德里安当德军参谋成就不及之前闪电战波兰的无敌之势。

49、古德里安下课离开战场时的职务大约等同于集团军司令,这仅仅是一支战役级的部队规模。他的长处是装甲兵突击,大纵深突破与合围,这都停留在战役和战术层面,他永远迈不进战略家的行列。1943年起复后,古德里安担任装甲兵总监期间还算有所作为,出任“代理总参谋长”时毫无建树,实在是小胡子无人可用罢了。

50、(德语:Hermann Wilhelm G鰎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是纳粹德国的一位政军领袖,在纳粹d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他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d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51、而朱可夫被称为二战苏军“名将中的名将”,不能小瞧他的指挥能力和军事综合素质,网文中对于朱可夫只会以多胜少的宣传是种误解,那是因为苏军的单兵素质和单位战斗力在1944年之前仍不及德军,质量的劣势只能用数量来弥补。

52、汇总下来,在个人心目中的二战十大名将中,比例分配是德国四位、苏联二位、美国二位、英国和日本各一位,其实还是有些讲究的,这个比例基本反映了几个主要军事强国的军队水平和整体素质。

53、史上最荒淫残暴的变态家族!充斥着乱伦和杀戮的禽兽王朝

54、否则隆美尔称病回国的1943年,正是苏德战争最激烈的时分,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干嘛不派往东线作战?修大西洋壁垒和守株待兔坐等盟军进攻这个事,德军十个陆军元帅中有十一个都可以干。

55、曼施坦因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副官和师作战科长,参加东、西两线作战。1934年任第3军区参谋长,1936年任陆军总参谋部第一总军务长,参与制订入侵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的作战方案。1938年任第18师师长,参加占领苏台德区的行动。

56、我们中国人对于二战时期的德国,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因为站在我们的对立一方发动的一场不义战争,唇亡齿寒的因素遭到我们的反对和谴责。但另一方面,对于二战时的德国,早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的军事援助,加上一直没有与中国产生直接对抗,相对还较为友好,并且战后认罪态度彻底,这些原因又确实令我们民族对德国人恨不起来。

57、闪击战有没有短处?当然有,古德里安提出的装甲坦克独立作战的理论,虽然能较好的发挥快速机动的优势,但对德军的后勤保障和战场补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德国工业钢铁和燃油,甚至还需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保障,这也是德军越到最后越打不下去的原因,因为德军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命脉支撑不了闪击战。

58、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三人中,唯有曼施坦因是真正的战略家;如果希特勒能够充分相信曼施坦因的话,或许战争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59、在战场上,古德里安率领着他的装甲部队横冲直撞,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在他的装甲部队面前敌军的防线被轻易刺穿。波兰战役中他仅用于了五天时间就切断了波兰走廊,在进攻法国时他率领的19军率先穿过阿登森林,然后一路贯穿整个法国,在装甲洪流面前,法国也仅仅支撑了三十天就沦陷了。

60、美军“十大五星上将”论战功论能力哪个最强?应以二战贡献为基准

61、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1973年卒于慕尼黑附近的伊申豪森!

62、我们听说过进攻西欧的《曼施坦因计划》,可有听过什么古德里安计划和隆美尔计划?至于古德里安1944年的代总参谋长,简直就是小胡子的传令兵,他根本不能胜任。

63、德国陆军元帅,说起曼施坦因的战略眼光和参谋水平,当然以1940年实施的西欧战役《黄色计划》为标志,也就是加强版的“曼施坦因计划”。

64、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苏联军队势不可挡,他们开始向德军发起了反击。就在局面越来越被动之时,曼斯坦因指挥德军打出了哈尔科夫战役,成功遏制住了苏军的势头,稳定了军心。但此时的德军,已经开始逐渐落入下风,曼斯坦因最终也没能够力挽狂澜。战败回到德国后,曼斯坦因对希特勒的战略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认为,希特勒等高层应当放弃对军队指挥权,并交到专业人士手中。但希特勒却担心此举会削弱自己的权力,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由于曼斯坦因频频提出质疑,希特勒在1944年3月解除了曼斯坦因的指挥权。

65、隆美尔最出风头的是在北非战场。当年意大利在北非一溃千里,为了稳固住盟友的士气,希特勒才调隆美尔组建非洲军团去北非战场。整个非洲军团基本就是5万人左右,500多辆坦克。隆美尔在这里创造千里跃进的大胜利,但非洲其实对于希特勒来说,是非常次要的,希特勒的主战场在苏联,因为只要啃下苏联这块硬骨头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66、名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FritzErichvonManstein),出身普鲁士贵族。由一位军官格奥尔格·曼施坦因抚养长大,故双姓。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既精通战略,又精通战术的军事指挥官之是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并居首位。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称他是希特勒麾下最会用头脑打仗的将领。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曾参加一战,先后担任过柏林第三军区参谋长、参谋部第一处作训处长、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1939年,制定西线作战方案(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被德国高层采纳实施,因为主张陆军建立“突击炮”兵种,直接导致了西欧战败投降。1941年9月-1942年7月,出任第11集团军司令期间,组织指挥了“克里木战役”,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歼灭苏联克里木方面军,俘虏苏军超过46万,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1943年2月-3月,指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著名的“反手一击行动”),达到其军事生涯的顶峰。1944年3月30日,被希特勒卸任。1945年,被英军逮捕,判处18年有期徒刑,因为在监狱表现良好,于1953年,提前释放。著有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帝国之鹰”。

67、当年的希特勒其实就看的更远,希特勒其实一直就没指望过日本能帮助自己夹击苏联,他深知以日本的力量根本无力两面作战,在希特勒的心目中更希望的是日本只要能拖住美国这个未来的强敌就好。所以一直对督促日本进攻苏联不积极,抱着一付可有可无的态度,当时的外长里宾特洛甫的很多回忆片段中就证明了此事。

68、苏联元帅,科涅夫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运气并不太好,差点因为西方面军的崩溃而被枪决,但是终于保住了一条命。在随后的战争中证明大兵团指挥能力并不弱,因此兵权日重,尤其是他出身炮兵且擅长在战役发起之前组织猛烈的火力压制,在苏军转入大反攻后连续有上佳表现,被誉为“进攻之王”。

69、不过我们也应该必须承认,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在别人还不熟悉这种战术,或者没有足够的装甲兵力,采用同样的战术来应战的基础上的。例如到了战争中后期,当苏军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和了解这套战术后,德军就开始陷入拉锯战的泥潭。德军初期的成功一切都是建立在先创性和突然性之上。

70、这么看来古德里安是运气差了点,不过话又说回来,古德里安为什么得不到独当一面的机会?仅仅因为性格耿直?这么想就太小瞧了德三元首,战争时期怎么也得以能打仗为重,斯大林能容得下朱可夫,元首就容不下古德里安?

71、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72、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应该为保卢斯覆灭负责吗?第四责任人

73、可能有本事的将领都有想法,脾气也都火爆,同时期的朱可夫不也是这样,看来性格决定命运不仅适用于我们老百姓,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也逃不过这个定理;

74、而曼施坦因研究的领域一直都是战场谋略问题,他的长处在于如何为德军统帅部提供更好的计划和进攻方案。如果说古德里安集毕生精力以完成闪击战理论为荣的话,那么曼施坦因的一生,就是为德军进攻充当了小诸葛的作用。曼施坦因的计划主要在于避免了与敌军正面碰撞,不管是绕过马其诺防线的闪击法国计划,还是在苏德战争中以少胜多获得克里米亚战役的胜利,他都能很好地利用了战场环境和有利条件,这是他人所不及的。

75、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盟军杰出的将领之一!

76、战术指挥能力,主要是针对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役的综合判断指挥能力。而战略能力,则是综合判定这位将领对全局的眼光的把控和判断,俗话说,军队要服从政治,所以相对来说,这是区分一个将领是不是绝顶优秀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77、从道德上讲,他也与那些犯下了屠杀罪行的死硬纳粹分子有区别——他在苏德战场上曾公开抵制了“枪毙政委”的命令,并下令部下不得执行这一命令。在法庭受审时,也没有为了撇清自己而出卖过去的部下和同僚,保持住了普鲁士军官的高贵品质。

78、从他俩的出道经历看,古德里安一直从事后勤运输工作的研究,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军司令部也是把他当作装甲运输方面的专家来对待,希望他能从提高德军的运输机械化程度上有创新成果,这是由于古德里安对通信和机械化运输有一定的长处。后来,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对快速打击理论的重视以及对外扩张的需要,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才逐渐得到拓展,古德里安才从认识上,把装甲运输提升到装甲独立成军,并形成以装甲坦克为基础的军事打击理论。所以,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是与希特勒的扩张需要相吻合的,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

79、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享年89岁),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

80、比如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笔者对其战术水平和战役组织从不看好,但是你却必须把他列入名单之中,因为人家确实“有名”。

8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1944年至1945年里负责计划和执行监督进攻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行动。1948年2月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至1953年(但从1950年起一直缺席而担任北约司令)。

82、第十名:卡尔·邓尼茨(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

83、古德里安性格刚烈,正直,经常与希特勒发生激烈的争吵,我们前面这个事例还可以说是古德里安是出于爱惜兵士而违抗最高领导的意志,但下面这个例子,就完全看的出古德里安的战略眼光确实有所不足。

84、所以,尽管曼不群在回忆录中有些甩锅的言语,但战场实践仍然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和用兵的机动灵活性,还是要比朱可夫高明一些。

85、在战争初期,曼施坦因并没有上阵厮杀的机会,他担任的所谓“副官”,其实是团长的“生活助理”,主要任务居然是照顾团长的饮食起居(这哪里是军官干的活……)。一段时间后出任作战参谋,算是干了点本行,但也不需要直接带兵。而且他所在的团就是一个“助攻”部队,主要就是打扫战场,名曰参战,其实只算是跟着行军,一路从比利时打到了法国。而等到进入了法国,曼施坦因才算真正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村镇被炮火轰平,平民尸横遍野,双方军队也伤亡惨重,正如德皇威廉二世训示那样:“一切都应当被淹没在火焰和血泊之中……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民族感到畏惧的恐怖手段……假如我以人道主义为怀的话,战争必将延续好几年……。”

86、就连古德里安后来的回忆录也认为:曼施坦因是我们当中最具备战略视野的人。

87、排在第四的是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主要战役:闪击战之父、闪击波兰、闪击法国、巴巴罗萨计划。

88、乔温·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陆军第一剑客,美国装甲兵创始人,号称“铁胆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