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雨的古诗(56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07日

描写雨的古诗

1、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3、自别后,蛾眉难展;自别后,愁肠不解;自别后,泪浥鲛绡难干。

4、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5、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一道艳丽的彩虹,在草原上空,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7、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9、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表,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自淳熙五年李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世情既然如此浅薄,何必出来做官?所以下句说: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持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淄”,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

10、——唐·崔颢《题潼关楼》????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11、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2、(注释):飒飒:风吹帘帷的声音.欹:(音qi一声),通敧,倾斜.别作"依".漫:枉然.宜:应当,可以.此乌夜啼较上调不同,乃"锦堂春"之别名.与"相见欢"又名之"乌夜啼"为完全不同的两个词牌.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夜很深了,可是词人依然无法入睡,耳听得帘外风雨相侵,风吹帘帷发出飒飒的声音。蜡烛即将燃尽,更漏也要滴尽了。词人起身斜靠在枕头上,久久不能平静。想起往事,徒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返,人生如同一场梦,再美的梦也都是要醒的,而梦醒了,什么也留不住。就如同美好的往事,如覆水难收,再也无法回头,无法重新拥有。想回到过去,会到故国,也只有在醉梦中了吧。因此不妨经常醉酒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忘掉现实的愁苦,回到过去的办法。(只是醉梦醒来,也还是终于要面对,那难以面对的现实。也只是借酒浇愁,愁更愁罢了)本词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人生如梦的感慨。只是美梦已经醒了,噩梦却仍要持续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到尽头。一个漫字,充分表达了心中虚无空洞,无可奈何,想留却留不住,只能任其来去的心情。任何努力与不舍,都是徒然。

13、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14、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15、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

1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8、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2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23、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24、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7、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29、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30、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31、转眼间雨声连成一片轰鸣,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倾泻下来。

32、大滴大滴的雨水如子弹一般射来,打得树叶子哗哗地响,落到人身上也有些痛。

33、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34、赏析: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35、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6、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7、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3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39、乌云和闪电,狂风和暴雨,海浪和蓝天,都在火焰和箭光中爆发!喷射!倾泻!挣脱!

4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1、自从别离以后,经常闻歌而引起怀人的伤感,记忆中的美妙歌声无时不萦回耳际,而在今夜那风雨凄凄

4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听雨方岳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4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5、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46、——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7、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4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49、——唐·杜甫《贫交行》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50、――――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1、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52、注释: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遥指:指向远处。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朱丽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90426№g〕

53、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54、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韦应物《东郊》

55、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