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36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22日

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

1、《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2、我们今天导读的内容是《论语》。很多解读《论语》的书都写着:《论文》二十篇其篇目前面两三个字作为篇名,并没有实际的意思。是这样吗?孔子的高材生,用一天时间能够随便将二十篇文章电脑复制粘贴一下就编好了吗?每一篇的篇目都有逻辑关系,每一章每一句全部都有逻辑关系。

3、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11-15章

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1-25章

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6-30章(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

7、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11-15章

9、《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10、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那就会很疑惑。”

1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21-31章

1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6-10章

1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6-10章

1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16-20章

1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1-14章

1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16-20章

18、白话释义: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9、阳货第十七(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2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1、◆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20章

22、(2)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2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21-28章

25、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2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1-15章

2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11-20章

2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9、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乡d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3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张篇第1-25章

33、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34、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3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6-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