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64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2日

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1、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6、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7、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8、老子从激烈的社会运动中感到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中认识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乐相合,前后相院。”老子特别注重物极必反的现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9、(翻译):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10、(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11、(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12、(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1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4、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5、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6、(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9、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22、(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23、老子名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4、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

25、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26、(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8、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29、1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0、(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31、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译文)老子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物壮则老”,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在告诫世人要学会适可而止,知进而不知退、知争而不知让,结果往往都是祸患。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37、(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38、(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39、(翻译)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摘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2、老子名言: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3、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44、(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45、(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46、心中有温柔的念想,比如爱自己的家人和祖国,所以才会勇猛;因为节俭,重视财富,所以才能拥有更多的钱财;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王。“敢为天下先”容易变成先烈,往往比先烈晚一小步的人,才能摘得最大的成果。

47、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48、(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49、(翻译):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50、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1、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5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53、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54、(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5、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5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7、老子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8、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5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6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6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名”是无形无限的宇宙本体,“有名”是有形有限的现象世界。

62、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3、(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