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41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24日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1、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我讲的话有逻辑,你们注意,现在不是讲王阳明,是介绍杨仁山先生到日本去,正碰到日本那个时代,一般留学生在那里都接触到佛学了,接触到心性之学,包括所有的国民党、共产党,这个你们就不懂了。

2、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3、一般来说,儒家思想中,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的行为的范畴。

4、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心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7、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8、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9、除了这一更深层次的解释之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另外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也就是:嘴上知道的,也要身体力行的去做到,否则,他们的“知”与“行”便隔断了。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0、《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11、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12、禅宗在中国初唐,从唐太宗这个阶段起,到中国最伟大的女皇帝武则天时代,开始兴盛起来。小说、历史写武则天怎么怎么坏,我常常说你不要把她看得那么坏,这个做了皇帝的女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你去看武则天的坟墓,她的墓前没有碑文的,一个空白的石头摆在那里。她的意思是,我的一生好与坏、是与非,给后人去研究吧!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女性,你们女同学应该好好研究。

13、善与恶本来是一对道德范畴,在没有认识之前,是无法界定善恶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心作为一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本来空灵清净之物,就心体本来而言,是没有善恶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恶之偏,如果有善恶之偏,心体就会失去本色,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

14、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5、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6、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17、   本书中,度阴山通过108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将《传习录》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概念解释得十分透彻。

18、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19、听后续内容,请下载知识星球APP,找老齐的读书圈。

20、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21、   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22、心学是儒学一脉,追求的是“内圣外王”即融贯内外的人生至高理想,而在良知统领之下的知行合即是一种工夫论系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

23、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24、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5、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佛教的偈子类似中国文化里的诗词。诗词要押韵、讲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韵、不管平仄,但一样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回廊墙壁上:

26、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27、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28、从个人学习成长角度来讲,知行合一是个人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就像学习心学,如果离开了身心感通的实践(学而时习),自然也就得不到真知,体会不到发自本心的“说乎”感受。

29、“阳明四句教”,关系阳明思想的终极关怀和基本宗旨,读懂这四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学”,对于个人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也大有裨益。

30、这里所说的“心”,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概念,而是人的感性(而非理性)层面的本心、本愿、情感、初心、善心、良心等意思,我统称之为“心行”,即内心所达到的修为。

31、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答: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好,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答:是。)

32、“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首倡的学说,是他“龙场悟道”之后第一期思想创新的精髓。“知行合一”的“知”,首先是在“知识”意义上讲的;所谓“行”,即是现实的行为实践活动。人们很容易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33、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34、在王阳明那里,“心之体”就是“性”,就是“良知”,就是“天道”。天道必然是“至善”本身,所以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应说心体为“无善无恶”。但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实际上正是为了强调心体的“至善”意义。他说过:“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因此显而易见,“无善无恶心之体”并不是要取消心体本身“至善”的规定性,真正关键的问题,只是如何来理解“至善”而已。

35、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36、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礼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37、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38、可以明显看出,这里提到的知行,已经和前面不同,知指的是良知,由于良知是不虑而知的,人人皆有,因此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匪艰),行指的是“致那良知”,就是按照知是知非的良知指引去行动,由于私欲的牵绊,会比较困难(惟艰)。知行合一已包容在“致良知”之中,并从强调知行一体,更为突出强调按照良知去实践。

39、众所周知,王阳明曾有所谓“四句教”,第一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无数诘难与批评,因为儒家思想向来主张“性善论”,王阳明竟然说“无善无恶”,岂不糟糕透顶,还是“圣学”吗?虽然“四句教”问题相当复杂,这里不便展开讨论,但笔者仍想就“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做些简明阐释。

4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