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用孟母三迁造句(40句)

浏览: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16日

用孟母三迁造句

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2、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系统地学习了孔子的学问。但他小时候却很贪玩。

3、(卜邻)唐·杜甫:“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4、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用孟母三迁造句)。

5、读着孟母三迁这个成语故事,我还想到了许多有关的名⾔或成语(用孟母三迁造句)。

6、◎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明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7、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8、(造句):我们是骨肉相连的同胞兄弟,应患难与共。

9、(三迁孟母)宋·张元干:“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10、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1、他的裤子上有一个破洞,想到这些,他不仅满脸通红。

12、搬完家后的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而小孟轲就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不能让小孟轲安心学习,于是又搬了家。

13、(释义):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14、为了孩子的学习,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这下孟轲可以专心读书了。但孟轲的新家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轲无法认真读书。孟轲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15、孟母说完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孟轲吓得愣住了,他见母亲看着自己的眼神满是失望与伤心,心里难受极了。

16、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17、而且成语大多由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演绎而来,富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18、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19、“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0、    集市特别的热闹,每天人来人往。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商人小贩的样子,一会儿鞠躬迎接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或者和客人讨价还价,说些粗俗的话:“你这个老秃驴,不买东西就滚远一点”。

21、(成语示列)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22、中文名:孟轲外文名:Mencius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民族:华夏族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23、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24、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25、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其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26、  有一次孟子回到家里,就要妈妈躺在床上,陪他玩丧事的游戏,孟母想着想着就皱起眉头,觉得孟子年纪还小,希望他多花点时间读书,于是她就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旁边去住。

27、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她决定好好的教育一下小孟轲。

28、(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29、(造句): 从场面上看分明是母慈子孝、母子情深的感人场面,足以让人嘘唏不已。

30、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31、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32、(例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重视教育一直是中国的一个传统美德。

33、成语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搬家。

34、书目名。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著录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每类之前有类序,每部之后有部序,叙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评论思想,史实,是非,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部序之前、类目之后皆有统计,全书最后还有总计。其子刘歆据此序录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

35、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36、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孟母三迁的典故4原文

37、(示例):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把气淘。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38、(孟邻)唐·杜甫:“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39、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